谷歌被指操控華盛頓智庫 美國政府究竟為誰服務?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近日發生在華盛頓的一起有關谷歌(微博)的醜聞事件引發瞭人們對智庫團隊獨立性的擔憂,也再一次證明瞭一個觀點:科技公司太有錢、太有權。
華盛頓特區近日發生瞭一起有關谷歌的特殊事件,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瞭金錢、權力和學術觀點之間的復雜關系,也凸顯瞭科技資金流向首都有可能帶來學術腐敗。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頗具影響力的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近日解雇瞭學者巴裡 林恩(Barry Lynn),並將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逐出智庫,此事引發瞭廣泛關註。
事件的起因是林恩在新美國基金會網站發表瞭一份批評谷歌的聲明。今年6月,歐盟委員會宣佈,由於谷歌在搜索結果中偏袒自傢服務Google Shopping,決定對谷歌處以24.2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的罰款。隨後,林恩發表聲明,對歐盟此舉大加贊賞,並呼籲美國反壟斷機構采取同樣的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新美國基金會創建用於1999年,獲得瞭谷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執行董事長埃裡克 施密特(Eric Schmidt)及其傢族基金2000多萬美元的資助。這樣慷慨的資助使得新美國基金會在政策辯論中一枝獨秀。
在林恩推出“Open Markets”(開放市場)研究項目之前,新美國基金會與美國科技行業聯系緊密,屬於“矽谷友好型”。但“Open Markets”項目推出後,風格驟變,對包括谷歌在內的科技與電信公司的壟斷行為百般責難。
決定美國未電梯保養維修專業網來經濟走勢
但很快,“Open Markets”及其10名研究人員就將被新美國基金會拋棄,成為一支獨立的研究團隊。
《紐約時報》報道稱,林恩在新美國基金會網站上發表贊揚歐盟的聲明後,曾任新美國基金會主席的施密特很快就向新美國基金會CEO安妮 瑪麗 斯洛特(Anne-Marie Slaughter)表達瞭不滿。
隨後,林恩的這項聲明被從新美國基金會網站刪除。但幾小時後,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該聲明又重新上線。數日後,斯洛特致信林恩,稱“Open Markets”項目必須馬上與新美國基金會脫鉤。
斯洛特在這封電子郵件中稱:“做出這一決定不是因為你的工作內容,而是因為你給整個機構帶來的危害。”這表明,這傢基金會的領導人擔心失去基金會的主要投資人。
雖然斯洛特後來又發表聲明稱,林恩被驅逐與谷歌無任何關系,而是因為他“說一套,做一套”。與此同時,谷歌也發表聲明稱,“Open Markets”電梯保養項目與新美國基金會分離與谷歌無關。
這聽起來像是一段精彩的有關華盛頓權力的故事,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因為它就是決定美國經濟未來走勢的方式之一。
對於像Alphabet和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公司,將它們視為特殊實體、普通的傳統公司,還是壟斷者,將是決定未來幾年美國互聯電梯保養推薦網發展狀況的核心要素。
最有效的賺錢方式:改變監管
該事件的出現正值外界對Alphabet的影響力密切關註之際。《華爾街日報》今年7月曾發表文章稱,谷歌購買“學術影響力”。該報道稱,谷歌資助瞭上百篇學術論文,金額從5000美元到40萬美元不等。有時,谷歌甚至會直接參與論文撰寫。大多數情況下,論文作者不會公開他們與谷歌之間的關系。
還有記者指出,谷歌等科技公司已經忽視華盛頓好多年,並投入巨資遊說政府。而且,越來越多的谷歌員工跳槽到政府部門工作。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政府官員“下海”到谷歌任職。
有關該事件的一些無可爭議的事實足以說明這一切。也許,施密特給斯洛特發瞭一封電子郵件或一條短信說:“搞什麼呀?”,然後附上林恩發表的那份聲明的鏈接。甚至隻有一個鏈接,不用說任何話。即使施密特什麼都沒做,有人相信新美國基金會沒有意識到旗下一個部門的言論直接威脅到瞭其投資方的商業模式嗎?
僅僅出於投資因素,人們就會想象得到:林恩在新美國基金會的日子不長瞭,離開是遲早的事情。
將矽谷資金引入華盛頓,這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我們已經看到,得益於特定的監管和稅收制度,一些企業已經賺得缽滿盆滿。這正是政治經濟學傢羅伯特 瑞奇(Robert Reich)的“超級資本主義”理論的核心。許多事實證明,賺錢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改變監管制度。
谷歌的資金是綠色的?
瑞奇說:“將經濟與政治分開並未阻止‘超級資本主義’的到來。受消費者和投資者驅動的現代企業的目標就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獲得競爭優勢,包括進入任何一個可以實現該目標的戰場。華盛頓及其他首都城市是公共政策的誕生地,已經成為企業的戰場,因為公共政策能幫助企業或行業獲得競爭優勢。”
要改變或凍結一項政策或監管措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資助智囊團的研發來改變華盛頓正在進行中的對話。
如果Alphabet是孟山都公司(Monsanto,美國的一傢跨國農業公司)、通用汽車或輝瑞制藥(Pfizer),也許人們並不會在意該事件。但是,多年來谷歌的頭上一直頂著光環:谷歌不作惡。谷歌代表著未來,承受著人們所給予的其他公司所不曾擁有的期待。無論公司Logo是什麼顏色,谷歌的資金肯定是“綠色”的。
無論是對於當事人、華盛頓策略圈,還是整個美國,該事件都意義重大。無論資金流向哪裡,甚至是即將流向哪裡,都可能重塑權力架構。這也許正是“Open Markets”項目要解決的問題。(編譯/譚燃)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Apr 25 Wed 2018 19:56
電梯保養推薦 尋找專業電梯保養維修專業網廠商~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